艺术简介
李景,江苏南京人,1965年生。
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基地导师(特聘教授)
文化部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创作部主任
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现代山水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香港华一国际集团高端艺术家签约画家
获奖经历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获奖,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发表。
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等多家媒体作专题报导。
2015年《黄河岸边》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66周年“多彩贵州”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2015年《陇塬新象》荣获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5年《崮塬寻梦》荣获“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山水画)获优秀奖
2015年《冬阳》入选“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塬上春韵》入选“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山乡晴雪》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
2015年《塬上春早》入选“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展
2015年《胶东大地》入选万年浦江 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暖阳雪融待春发》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故乡回望》入选南京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重峦叠章》入选南京国际艺术大展
2013年 《深山静壑图》荣获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银奖
2012年《太行飞云图》荣获韩国大田南京作品联展优秀奖
作品欣赏
继承传统以自然为师
——读李景的山水画
许祖良
最近看到李景的一批山水画作品,并听到他的一番介绍,知道他是一个十分喜爱中国画的作者,已有多年的创作历史。对他来说,画画已成为须臾不能离开的事了。我想,这正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必将推动他的创作逐渐走向成功之路。
从李景近几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来看,很有传统中国画的风味。不少作品都能远观有其势,近看有其质,其中笔墨的运用,已见出一定的功力。对中国画来说,笔墨是其本质的特征,是来不得任何含糊的。李景抓住了这个本质特征,所以他的山水画一眼看上去,就有了浓郁的传统中国画的味道,就吸引人继续看下去。记得古人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故学画必从临摹入门,使古人之笔墨,皆若出于吾之手,继以披玩,使古人之神妙,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是何等的绘画箴言!想起古人说过的另一句话:“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出路。”因为只有通过多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到传统绘画的技巧和方法,方能知晓其用笔如何,用墨如何,经营如何,境界如何等等。以此来观照李景的山水画,我以为他走的是一条正确的学画之路、创作之路,对广大的中国画学习者都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就笔墨语言的运用而言,李景山水画中的《深山静壑图》、《太行山写生图》、《重峦叠嶂》、《陇岭春归》、《梦幻故土》等作品,都是有笔有墨,笔法磊落,颇得“骨法用笔”之要法的。而这些笔墨的来源正是古人的优秀作品,是对古人优秀笔墨传统的继承。
古人讲:“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意指创作要心中有真实的感悟,内心的感悟靠眼睛观察所得,观察什么?观察大自然,亦即“外师造化”。从李景的山水画,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外师造化”,以自然为师,遍游各地名山大川,多次深入太行山体察写生。我以为这又是他走的一条正确的创作之路。对山水画家来说,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的性情状貌,即得山的环抱起伏之势,得水的流动潆洄之态。画家的眼睛就是要识得大自然山水的奥秘,若如此,就要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与自然合一。唯如此,画山水方能得山水之神、山水之韵和山水之境。在李景的山水画作品里,如上述的《重峦叠嶂》、《太行山写生图》等,就有大气势,有神韵和意境,耐人回味。其中的《重峦叠嶂》、《梦幻故土》,整体感强,结构谨严,山水、云霭、村落,经营布置,各得其妙,颇有缥缈灵变之机、清和宕逸之趣。
古人谓:“学习须从规矩入,神化亦从规矩出。离规矩便无理无法矣。……从此精进,超乎象外,庶几得之。”李景的山水画在继承传统上下力,且又以自然为师,经过刻苦磨励,从此精进,数年之后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作者曾任《江苏画刊》副主编、《东方书画》主编等。现任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资深美术史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