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展子虔(约545-618年),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山水画的研究上成就显著,创立了“青绿山水”的绘画形式,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该画用青绿着色法描绘了贵族春游的情景,脱离了以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
在布局的巧妙性上,《游春图》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左下部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中间绘有大片水域,波光潋滟,湖天一色。一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三四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
这种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恰当配以殿阁舟桥,并开始注意客观物象之间的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以及深度、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变化处理,使山水画创变得较为合乎现实生活的新格局,这正是隋朝山水画的特有表现形式。
如此一幅集厚重的历史价值与精巧的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山水画作品,自然受到后人的追捧和喜爱。《游春图》自581年问世,迄今1400多年,风风雨雨,辗转流传,几度收归皇宫,几度流落民间。从画上的题跋便可知有哪些人留下了“爱的印迹”。
宋徽宗亲为《游春图》题名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游春图》。他在位时广收文物和书画,充实翰林图画院。《宣和画谱》收录有展子虔作品,其中就包括《游春图》,并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展子”二字上的印章即为宋徽宗的双龙印玺
宋徽宗双龙印玺全貌
宋徽宗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钦点状元卷,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南宋奸相贾似道与《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展子虔游春图》一度落入南宋奸相贾似道之手。
贾似道(1213 – 1275),南宋台州天台人,因姐为理宗宠妃,遂得进用。此人虽于政不通,然精于逗蟋蟀,更专门著有《促织经》,人称“贾虫”。贾似道酷爱收藏,聚敛奇珍异宝、法书名画,今尚存世的许多古代书画,如王羲之《快雪时晴贴》《展子虔游春图》等,都曾是他的藏物。贾似道家产籍没后,所有书画都被收入宫廷。
鲁国公主与《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鲁国公主名孛儿只斤·祥哥刺吉(1283 – 1331),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自幼受祖父父兄影响,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使她成为一位儒学思想的尊崇者。公主习文精诗,崇儒重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收藏家。收藏书法绘画种类很多,涉及山水、花鸟、宗教、车马人物、鱼虫走兽等,《展子虔游春图》是其收藏珍品之一。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