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换言之,画青绿没有水墨画功底是不行的。现代画家中擅长青绿山水技法的不在少数,像张大千、黄宾虹、黄山寿、吴湖帆、谢稚柳、贺天健、陈佩秋等都是画青绿山水的高手,并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青绿山水画法
1
把写生整理的草稿拷贝到正稿上,并用墨线勾出山石、树木、云的轮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后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
2作底色,整幅画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后用花青、草绿等水性颜料染山石树木,云用花青调赭石分染出层次。
3
用石青、石绿色染山石,树叶用三青、三绿点染,远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许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红分染,树、水面用花青分染。
4
山石的阳面用三绿、三青加少许白色提亮,调整画面整体关系,点苔,最后落款钤印。
内容录自刘建新《国画入门训练新编:青绿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