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庞飞
生于1973年
画家、策展人
现为: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展览策划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沙龙成员
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第四界上海青年文联会员
2011上海文化新人
2014年入选第六界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研究方向主攻山水,擅长花鸟草虫、书法篆刻
同时主持策划多项艺术展览及活动
2017年创办是山雅集
2018年创办“江南菖蒲大会”
玄秘与幽深
庞飞山水画追求的境界
文/尚辉
庞飞山水画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从山石的曲折与水墨的漫漶中呈现的境界。
当下山水画创作以两种形态为主,一是过度强调写生的作用,而这种写生又流于蜻蜓点水式的采风,因而这种形态的山水画往往也就沦为水墨风景写生,而不是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中国山水画。二是过度强调笔墨的独立性与恒久性,认为笔墨是由中国文化的审美理念和水墨宣纸媒材所决定的一种文化性语言。这种形态的作品试图摆脱现实的情境感,一意在传统笔墨的再度整合中生发新变。这两种当下山水画的创作状态,在某种意义上,都揭示了艺术家所成长的年代对于文化认知的不同角度。前者立足于中国画的变革,其思想基础始自现实主义的思想影响,把山水画的变革完全依托于对审美对象感受与感知的尊重和表达,而在实践上忽略了中国画意象性表现审美对象的独特方式,以及笔墨语言作为这种意象传递的个性化创造的可能性。后者以“好”为准则,认为“新”与“旧”不是衡量中国画的价值方法。这种反对艺术进化论的思潮,无疑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冲击。这种艺术观念的持有者试图从恢复传统山水画的精神中,重新确立已被变革与断裂的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庞飞作品·欣赏
月出千山远
纸本水墨
220cmX170cm
2017年
红谷
纸本设色
68cmX136cm
2019年
庚子二月宅笔记之一
纸本设色
16cmX16cm
2020年
溪山雨过
纸本设色
33cm×33cm
2016年
夜泊
纸本水墨
70cmX50cm
2016年
红旗渠
纸本水墨
210cm×190cm
2014年
山外山
纸本水墨
240cmx140cm
2013年
巴山人家
纸本水墨
240cm×140cm
2012年
太行山居
纸本水墨
200cm×80cm
2008年
早春图
纸本设色
68cm×137cm
2019年
洪谷
纸本水墨
200cm×98cm
2007年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