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后山水图像不是绘画,而是图像。它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山水画,而是对过去意义上的山水画的否定。
《记号-埃及1》
传统山水画的画面核心是笔墨,背后是性灵。
《记号-澳大利亚1》
《记号-澳大利亚2》
就是说,以笔墨来抒写文人的价值观。后山水图像既不沿袭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又解构了笔墨。
《记号-北京1》
《记号-北京2》
近年来,中国已经有人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实践。
其中,丁彬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艺术实践案例。
《记号-冰島1》
《记号-冰岛2》
丁彬早年师从贾又福先生,学习古典山水画和新中国的水墨画,与“新文人画”代表画家之一的陈平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同窗。
《记号-法國1》
《记号-法国2》
他曾经创作过大量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近年他着迷于水墨的地理图像实验,远离了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方法。大胆地采用了垂直俯视的视角。
《记号-古巴》
概括地说,他的作品是用水墨表现着地图的视角。
《记号-落基山脈》
丁彬的作品是由制作方式创作而成,不再是传统的书写笔意。
《记号-乞力馬札羅》
因此丁彬的作品是图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和风景画。
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否定,同时也是对风景画的否定,所以我称之为“后山水图像”。
《记号-喜馬拉雅山》
但与那些使用影像手段或综合材料的后山水图像相比,丁彬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传统水墨画的材料
–纸和墨。
《记号-泰國》
因而他是使用传统水墨材料的制作山水图像的艺术家,由此构成了他个人的特点。
《记号-英国》
丁彬的这些作品没有社会性和政治性,也不表达文人的情怀和价值观。
《中国八号》
作者更专注于当代表达。他努力抽空了作品的各种可以解释的意义,近于一种“无”的状态。凸显的是“无意义”的常态。
《中国四号》
通过纵深和横向展开的空间和画面上多变的肌理,我们可以进行随机的畅想。
他和我们都在在地理和画理之间徘徊。
《中国五号》
丁彬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